|
中石化,又一新材料大突破!
11月20日,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化院”)表示,电池软包用流延聚丙烯(CPP)薄膜专用料研发成功。目前该材料已通过3家工厂的材料性能评测,工业化生产CPP薄膜和铝塑膜3万余平,可形成软包铝塑膜整体解决方案。北化院从2017年起开始研发电池铝塑膜用CPP专用料和薄膜生产技术。通过数年实验探究了影响软包膜耐冲深、热封和耐电解液性能的关键,并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和结构调控技术研究,开发出锂电池软包CPP系列专用料牌号,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从进度上来看,目前北化院正与多家院校和企业联合攻关进行量产验证,致力于促进原料-CPP薄膜—软包铝塑膜—电池全产业链共同发展。目前软包CPP专用料已工业化生产CPP薄膜和铝塑膜3万余平,铝塑膜性能已达到或部分超过进口産品,实现国产化突破。预计未来随着半固态、固态电池等産品的开发,将在动力及储能电池领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电池软包铝塑膜,简称铝塑膜,是一种用于封装锂离子电池的复合软包装外壳材料,常用于软包电池和刀片电池中。软包锂离子电池专用封装材料,起到保护内部电芯、隔绝外界环境的作用。相较钢壳、铝壳等电池壳体材料,软包铝塑膜有着重量轻、比能量高、内阻小、安全性高等优点。
在電池幾大材料中,由于開發難度大,有較高的技術壁壘,鋁塑膜一直被喻爲锂電産業鏈中“國産化的最後一塊高地”,特別是鋁塑膜最內層的流延聚丙烯薄膜(CPP)專用料更是一直沒有國産化方案,制約了整個行業的發展。從組成上來看,軟包鋁塑膜主要由外租層(ON層,尼龍爲主)、阻透層(AL層,壓延鋁箔)、熱封層(CPP層)等通過膠黏劑複合而成。制備方法方面,鋁塑膜根據制造工藝不同分爲幹法和熱法兩種。幹法工藝爲在PP和鋁層中間直接加粘結劑直接複合,采用絕緣粘結劑。優勢在于防短路性能要好于熱法工藝,且粘結劑本身延展性要好于PP層,不需要高溫處理不影響成型。熱法工藝爲在鋁層和CPP層之間用MPP粘結,在一定溫度下熱壓合成。優勢在于耐電解液和抗水性方面。産業鏈方面,鋁塑膜上遊主要涉及尼龍、壓延鋁箔、CPP薄膜、粘合劑、制膜設備等;中遊涉及鋁塑膜生産企業,目前海外主要有日本DNP、昭和電工,國內主要有紫江新材、新綸新材、明冠新材、璞泰來、道明光學等,下遊主要爲各大電池企業。市場方面,據中金公司此前預測,在3C、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領域的滲透率提升帶動下,預計至2025年鋁塑膜需求將提升至8.7億平,市場空間超150億元,CAGR達36.5%。 點擊圖片閱讀相關資料:
登錄www.w-coating.com点击《涂布材料库》查阅更多産品资料: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網絡且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塗布在線無關。塗布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及分享,提供平台交流,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