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電視開機率跌至30%,電視的出路在何方?近日,前瞻産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年中國智能電視交互新趨勢報告》顯示,自2016年以來,我國的電視開機率由70%斷崖式下降到2022年的不到30%。另一組數據顯示,中國信通院發布的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指出,2023年11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3121.1萬部,同比增長34.3%,其中,5g手機2709.2萬部,同比增長51.2%,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86.8%;2023年1-11月,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2.61億部,同比增長7.1%,其中,5g手機出貨量2.15億部,同比增長12.9%,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82.5%。電視機的地位大不如前,主要原因還是因爲科技在發展的同時大家的生活方式變了。手機、平板電腦登便攜式移動設備的普及,替代了電視機。按理說,互聯網時代,電視也在“進化”,智能電視的出現,提供了跨端、語音、體感、觸控等多種維度的交互創新,“大屏”當有自身的優勢。現在開機看電視,除了要忍受開機廣告外,還需要打開相關的電視應用,再選擇合適的節目或者頻道,一套流程下來需要花費幾分鍾,如果電視配置略低,這個時間可能還要更長。此外,“套娃式”收費層出不窮,折騰一圈下來,能看的不多,心情糟糕透了,讓本來就不強的開機欲望消磨殆盡。
看似問題集中在智能電視的使用體驗上,實際上,真正的根源在于整個産業鏈構建的利益分配體系和盈利模式。比如,有線電視費是有線電視網絡的服務費,與內容付費無關,因此要看內容,內容提供商需要再收費;而看似不收費的“網絡電視功能”,前提也是需要網絡的開通和維護費用;更甚者,不同的電視品牌還需要標配不同的電視盒子,這又是一筆費用。前瞻産業研究院的報告顯示,86.16%的用戶對智能電視的深層需求是操作便捷、內容豐富和多場景交流互動。用戶希望智能電視能像手機一樣操作便捷,擁有海量豐富的app供選擇,並能在智能電視上實現視頻通話、文字聊天、聯機遊戲等交流互動功能。不僅如此,不同的使用群體,也期待有不同的體驗模式。對于年輕人來說,影視、音樂和遊戲是他們的關鍵詞;對于老年人來說,他們更注重智能電視的簡單易用性,希望界面簡單、易于操作;在面向兒童需求時,家長更關心電視內容是否合適,以確保孩子不會訪問不適合他們的內容。這些問題已引起有關部門重視。去年8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針對電視繁複收費和操作難度等問題“重拳出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目標是讓電視的使用變得更加簡單和直觀。當然,電視的未來也需要電視廠商們能夠調整舊有的利益分配體系和盈利模式,在不斷叠代智能電視技術的同時,適應不斷演進的觀衆需求,豐富智能電視內容生態,給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點擊圖片閱讀相關資料:
登錄www.w-coating.com点击《涂布材料库》查阅更多産品资料: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網絡且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塗布在線無關。塗布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及分享,提供平台交流,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