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LED材料国产替代提速 数十家本土企业争相布局近年來,伴隨著OLED面板在各應用領域滲透率的提升,以及國內OLED産能的不斷釋放,國産OLED面板出貨量持續提升。同時國內面板廠爲了提升OLED材料的供應安全,加大對上遊材料廠商的扶持,進一步推動OLED材料國産化進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已有數十家企業正布局OLED材料領域,既有八億時空、瑞聯新材、萬潤股份、濮陽惠成这样的上市公司,更有为数众多的后起之秀,这些中小企业羽翼渐丰,也陆续开启IPO上市新征程。自2023年9月以来,手机行业进入新机发布旺季,厂商对新机屏幕配置不断升级,中高端OLED面板需求快速增长,造成了近期OLED供需出现结构性紧张,産品价格出现回升趋势。据了解到,2023年9月柔性屏低价産品价格开启涨价潮,10月国内柔性OLED面板开始全面上涨,涨幅在10%以内。11-12月柔性OLED産品保持小幅涨价的节奏。进入2024年,华为、荣耀进一步加强与京东方、维信诺等国内面板厂商的合作,以及vivo、OPPO也逐步从SDC切换至国内面板供应商,带动国产OLED面板渗透率持续提升,业内预计今年国产OLED面板市场份额将首次超过韩国。除国产化替代,品牌厂商折叠屏手机规划激进,将为柔性OLED带来旺盛需求,Omdia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大陆OLED厂商折叠屏出货量为800万块,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1300万块。海通国际指出,华为2024年折叠机出货目标积极,由2023的260万支增长至2024年700万至1000万支。折叠机屏幕尺寸更大,三星ZFold5,荣耀Magic Vs2以及华为X5等机型屏幕尺寸均大于7.6英寸,较目前普遍6.7英寸显示屏面积接近翻倍,同样6代线基板单片切割折叠屏片数不足普通机型一半,且良率更低。另一方面,折叠机普遍搭载LTPO,产能损耗以及价值量均较同尺寸LTPS OLED更高。预计折叠机的上量将显著消耗OLED产能并提升价值量。伴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提升,OLED面板价格也呈现稳中上涨。海通国际预计1Q24/2Q24价格将继续提升约10%,2024年下半年高景气度将延续。国内OLED面板产业不断发展,也推动了上游OLED材料的国产化进程。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OLED终端材料的市场规模为34.17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5亿元以上。业内人士对笔者表示,“从OLED材料市场竞争格局来看,目前,默克、杜邦、出光兴产、UDC等厂商利用技术或资本先发优势占据95%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国大陆厂商受制于技术及专利壁垒,份额较低,但随着国内面板厂OLED市占提升,OLED材料国产替代正在加速。” 据了解,OLED有机发光材料的生产流程是由原料单体合成中间体,再加工形成OLED升华前材料,最后升华纯化得到OLED终端材料。在合成中间体环节,中国厂商如瑞联新材、万润股份、濮阳惠城等较为活跃。终端材料环节由于化学结构及制程、配方均为厂商核心机密,相对技术壁垒较高,其核心技术和专利均集中在海外少数厂商,不过随着市场蓬勃发展,也带动中国材料厂商逐渐突破海外专利技术屏障,如功能层材料除了出光兴产、LG等巨头,目前莱特光电、海谱润斯等中企也已有突破。值得提及的是,在国产OLED面板厂商的推动下,OLED材料需求也持续增长,这从莱特光电等厂商的经营业绩中便有所反映。2023年第四季度,莱特光电营业收入创年内单季新高,同比增长79.18%,环比增长81.43%。同时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3亿元至1.41亿元,同比增长60.06%-100.01%;归母净利润为4235万元至5165万元,同比增长73.31%至111.38%。莱特光电称,目前OLED上游核心材料国产化率较低,国内面板厂商出于供应链安全及成本等方面的综合考量,材料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公司已实现Red Prime材料和Green Host材料的量产供应,另有四款新産品正在验证,未来有望通过技术创新突破,实现更多品类OLED终端材料的国产替代。而瑞联新材作为国内OLED中间体厂商代表之一,其升华前材料从産品的角度做到发光层和通用层的全覆盖,客户群除UDC外已基本实现对国际领先的 OLED终端材料企业的全覆盖,国外客户包括杜邦、默克、出光兴产、德山、斗山等,国内客户有烟台显华、奥来德等多家企业。其称,随着面板国产化的进程越来越高,OLED材料国产化会是必然的趋势,公司也在提前部署,并加大对国内OLED材料领域的市场开拓。同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尽快满足面板厂对OLED材料国产化的要求。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国产OLED面板渗透率快速提升,国产材料OLED材料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有望迎来新一轮成长周期。随着OLED材料需求的增加,不仅有华星光电、维信诺等面板厂商成立子公司进行OLED材料研产,更是有八亿时空、瑞联新材、万润股份、濮陽惠成、强力新材、诚志股份、亚威股份等上市公司切入布局OLED材料赛道。例如八亿时空战略投资日本Kyulux,发力OLED中间体和升华前材料,已间接进入京东方的供应体系;而万润股份控股子公司三月科技和九目化学分别专注于OLED成品材料、OLED升华前材料,其OLED单体材料与成品材料合计已经实现供应的客户数量超过10家。除了上市公司布局OLED材料領域外,國內仍有數十家企業在布局。據不完全統計,海譜潤斯、鼎材科技、欣奕華、盧米藍、華顯光電、夏禾科技、阿格蕾雅、冠能材料、雲基科技、伏安光電、虹舞科技、華睿光電、智材光電、秀朗新材、河北美星、甯夏中星、顯華科技、綠人科技、尚賽光電、中實化學、歐得光電、深通新材料、誠志永華、奕諾炜特、鑰熠電子等企業均在布局OLED相關材料。值得提及的是,廣闊的市場前景也吸引了衆多機構紛紛入局。鼎材科技、欣奕華、夏禾科技、鑰熠電子、盧米藍、華顯光電、夏禾科技、尚賽光電等已經進行多輪融資,並持續擴大OLED材料生産。而爲了更好的發展,OLED材料廠商也紛紛開啓上市征程。繼萊特光電、奧來德、康鵬科技後,海譜潤斯也開啓了上市征程,其已于2023年4月向深交所創業板提交了IPO招股書,目前處于問詢階段。同時萬潤股份也分拆旗下控股子公司九目化學分拆至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目前九目化學已在山東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備案時間爲2月1日,公司輔導機構爲中信證券。誠志股份也啓動分拆誠志永華至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誠志永華主業爲TN/STN混合液晶材料、TFT-LCD的混合液晶材料,其在液晶材料基礎上,積極布局OLED發光材料等産業,並已實現量産。業內人士指出,“在國內面板廠商的扶持下,國內OLED材料廠商迅速成長,營收規模逐漸壯大,且盈利能力逐漸增強。大部分企業已獲得多輪融資,預計未來會有更多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點擊圖片閱讀相關資料:
登錄www.w-coating.com点击《涂布材料库》查阅更多産品资料: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網絡且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塗布在線無關。塗布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及分享,提供平台交流,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