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億元募資失效及虧損不斷,天馬微電子如何自救?
5月12日,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馬微電子”)發布公告稱,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批複到期失效,該公司表示,由于發行時機等多方面原因,公司未能在批複有效期內實施發行股票事宜,該批複到期自動失效。实际上早在去年5月,天馬微電子便收到了证监会的同意批复,根据公告,彼时天馬微電子拟募集资金78亿元。以面板闻名的天馬微電子,希望通过原有生产线的升级与扩建,可以在智能手机、智能穿戴,以及车载、医疗等方面加速布局,缓解现有生产线的产能压力。如今回头再看,天馬微電子所倚重的消费电子,成为其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约20.98亿元,同比下降幅度达1978%,今年一季度继续亏损超3亿元。從扣非淨利潤看,迄今为止,天馬微電子已经连续亏损了三个会计制度,從2022年到今年一季度,公司扣非淨利潤分别亏损约13.89亿元、38.31亿元、5.6亿元。但值得关注的是,天馬微電子的亏损,并非由于産品卖不动,相反其营收接连两个季度同比上涨,2023年公司营收约为322.7.亿元,同比上涨2.62%,今年一季度继续同比微涨0.54%。天馬微電子似乎陷入了“越卖越亏”的怪圈,这主要归咎于行业的周期波动,根据Omdia等第三方机构数据,去年手机面板价格平均降幅30%,这让以手机面板为主要産品的天馬微電子吃亏不小。
從数据上看,2023年,其消费类显示业务中手机及IT业务收入占比超过50%,是重要的营收和利润来源,去年其手机面板産品销量同比上升18.23%,但是産品均价却同比下滑13.16%,导致其净利润大幅下滑。利润下滑的同时,天馬微電子的成本却很难下降,因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固定资产的折旧、摊销,具体来说,其2022年的固定资产折旧金额已经高达约8.46亿元,而武汉天马AMOLED产线在去年转为固定资产,更增加了约为7.99亿元的折旧金额,让公司的成本压力显著增加。各种不利因素相叠加,最终导致了天馬微電子的大额亏损。至于天馬微電子应该如何自救,在业内观点看来,坚定投资新产线、新産品仍是最主要的手段。产业观察家洪仕斌称,面板行业的周期性波动并不罕见,但这并不仅代表价格的潮起潮落,每一次行业波动背后,也是産品的进一步升级,全球主要厂商几乎都是在低潮期,继续加大投入,引入高世代线,最终才能在市场上行期弯道超车。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市场需求不振,但是京东方却加码成都第4.5代TFT-LCD生产线的建设,布局中小尺寸液晶显示领域,在市场恢复之后吃到了更多红利。洪仕斌指出,价格战也是面板行业周期波动的重要原因,换言之,造成困境的正是企业自己,拥有高世代线的企业,也就拥有了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高的生产效率,其産品价格也能随之压低,從而获得更多下游客户的青睐,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何天馬微電子在市场环境不利之时,仍然加大出货力度,进而推高营收。如果抛开行业规律,单從目前的市场需求看,天馬微電子更新换代的需求也迫在眉睫。例如在手机业务中,天馬微電子主要生产的还是LCD面板,而更高级的AMOLED面板还是产量较少,2023年,前者的生产量达到约1.07亿片,而后者的生产量仅有约3711万片。LCD面板退出手机领域似乎是必然结局,目前三星、华为、苹果旗下的高端手机,基本上都采用了AMOLED屏幕,这种屏幕不仅对比度更高,同时还能提供更快的响应速度,能够显著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而目前所谓的中、低端手机,也都换上了OLED屏,LCD屏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虽然截至2023年底,天馬微電子已经有两条AMOLED产线在产,但公司业绩修复仍需一段时间。因为制造AMOLED面板的原材料,目前依然有赖于向国外采购,无论是电路板、偏光片,还是驱动电路,AMOLED都有一套自己的系统, LCD所用的原料不能简单地平移到新産品上。天馬微電子的业绩何时才能重返上升轨道,目前仍然难以断言。 點擊圖片閱讀相關資料:
登錄www.w-coating.com点击《涂布材料库》查阅更多産品资料: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網絡且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塗布在線無關。塗布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及分享,提供平台交流,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