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屏”管理一座“城”,新型顯示成智慧城市新名片
成都春熙路街头,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出现在裸眼3D大屏上,萌翻一众游客;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活灵活现的海豚透过屏幕将水珠“洒”向屏幕外的观众,超真实的场景让人惊呼;武汉楚河汉街,蝴蝶与麋鹿在花丛间共舞,上演虚拟现实视觉盛宴......不知不觉中,新型显示已经成为智慧城市的一张新名片。在近日举行的2023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新型显示赋能智慧城市”主题論壇上,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显示技术是赋能智慧城市建设的新路径。城市,是群居生活的高級形態,是文明富足的象征標志;而智慧城市,也俨然“幸福生活”的入場券、“美好未來”的代名詞。智慧城市作爲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核心載體之一,不僅是未來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方向,更是增強城市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更好服務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如何更好地建設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設中,數據是基礎。”中移系統集成總經理王昀表示。他認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已經進入了快車道,其中一個核心驅動要素是數據。有了海量數據,再嫁接顯示技術,就會産生非常多的應用空間。以城市治理的一個典型場景——防災減災爲例,超高清視頻采集配合5G傳輸,將隱患區域最清晰的影像傳回後台,通過圖像識別等人工智能新技術,就可以幫助管理人員盡早發現風險點。另一個核心驅動要素是智能。“我們要建設智慧城市,就要打通城市‘眼耳鼻’,推動建立感知系統。”成都智元彙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鵬表示,感知體系是數字化轉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攝像頭視頻、傳感器等,它們就像城市分散的觸須,收集更多數據,智慧大腦計算的准確度就會更高,更有利于城市精細化管理。近年來,視頻感知實現了大量覆蓋,使得視頻數據成爲智慧城市感知體系最重要的資産。然而,隨著數據資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也逐步出現。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市場部總經理洪福成認爲,缺乏聯網統籌、缺乏統一運維、缺乏統一運維、缺乏賦能實踐以及相關的標准規範是亟待解決的共性問題。各地盲目建設和投資,有可能造成重複建設、資源浪費甚至難以連通等問題,任由發展下去,將造成更大的信息孤島,導致智慧城市不“智慧”的局面。他建議,一是要進行點位規劃,規劃過程可視高效可預測;二是要對視頻資源進行全網彙聚整合,建立統一的視頻數據資産體系;三是要實現基層治理加場景治理,讓一切資源化、資源目錄化、目錄全局化、全局標准化;四是要堅持開放共享,通過一視頻多流向、一視頻多用途、一視頻多算法賦能城市治理;五是要實現智能分析,通過統一的算法管理、算力調度、算法訓練等服務,爲視頻價值挖掘提供關鍵支撐;六是要實現業務閉環,依托點位科學規劃、視頻彙聚、共享視圖、智能分析、資源統一管理等賦能上層應用場景,凸顯視頻服務能力和應用價值。在元宇宙發展的浪潮下,智慧城市正在被重新定義。作爲多項前沿技術的集合,5G、物聯網、虛擬引擎等高新技術都彙向元宇宙。而顯示作爲元宇宙的入口,更是承載著提供沈浸式、高逼真和高臨場感的虛擬現實視覺體驗的關鍵任務。 在元宇宙概念之前,已經有很多的AR應用,包括AR導航、導覽等,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當前的AR呈現方式已經和原來的AR有很大的不同了。”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行業數字化首席架構師張磊表示。比如在文旅場景中,AR與藝術的結合已不再止步于一個小小的動畫人物,而是通過手機終端和雲能力的支持,讓更多人感受到元宇宙的魅力。在北京民生美術館,敦煌壁畫被用AR和顯示技術搬到這裏,原來靜態的壁畫“活”了起來。不同于一些互聯網公司提出的全真互聯網或3D門戶,也不同于一些數字資産公司提出的Web3.0,張磊認爲,元宇宙自下而上包含四層架構。以算力網絡爲基礎供給數字經濟所需的三次能源——算力,算力網絡是以5G爲代表的多項創新技術融合,致力于實現“網絡無所不達、算力無所不在、智能無所不及”;以具有類遊戲互動特點的全新數字引擎爲核心,成爲産業數智升級的核心驅動,推動各領域數智化轉型;以滿足用戶更高層面社交需求的沈浸式媒介爲數實融合交互場景,爲用戶提供數實融合的最優體驗;數字與現實深度融合滿足用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體驗到個體的自我實現。以數促實、以數助實、以數強實、數實融合,助力元宇宙探索與實踐。在成都市成華區,城運平台依托物聯網感知技術,累計接入10個街道、14個區級部門共計42類17萬余個物聯感知設備、1.8萬余個視頻設備。工作人員只需要面對一張高清大屏,就能對轄區內網約房管理、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管理、防火安全管理等情況“了如指掌”。通過利用城運平台來統籌城市各項數據、事件等的彙聚與處理,智慧蓉城成爲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典型標杆。“在智慧城市應用場景中,顯示屏不再只是一個終端顯示單元,而是支撐數據可視化的重要節點。”成都成華智慧城市建設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余東舟表示,“我們將全部數據彙聚起來,將原來不可見的數據可視化呈現化,形成了某種意義上的一個數據彙聚和共享的‘晾曬機制’,並以這種機制來督導各個部門配合城運中心共同來開展數據彙聚、治理、應用的工作。”“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順應城市發展新理念新趨勢,開展城市現代化試點示範,建設宜居、創新、智慧、綠色、人文、韌性城市。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推行城市樓宇、公共空間、地下管網等“一張圖”數字化管理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這就需要將先進技術與城市的業務流程有機結合起來。洪福成表示,一網通管的核心就是通過智能化手段對城市基礎設施進行集約化管理,幫助城市構建主動治理,以技術創新賦能政府業務流程再造,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新局面,持續提升城市自治力,讓治理更高效。“關鍵在于三個統一,即基礎設施統一歸集、業務事件統一彙聚、城市資源統一調度。要對基礎設施進行基礎的管理,對城市事件進行全流程管理,對城市各方面的資源進行有序化管理。”洪福成說道。當前,全球智慧城市建設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信息通信技術進步、物聯網技術逐步成熟,使城市可以實現“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然而,隨著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被打通,對虛擬世界的攻擊都可作用到物理世界,基礎設施也將會面臨更加嚴峻的安全威脅。啓明星辰集團創新事業部總經理王博文指出,打造智慧城市核心的一點是構建虛擬社會和現實社會融合交互,這是以前的物聯網場景所不具備的,意味著我們走向了物聯網的2.0時代。物聯網2.0時代有四個關鍵詞:去中心化的安全、多場景化的健全、安全的自定義和全局安全,這也給智慧城市的安全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王博文認爲,城市安全運營中心應以“五位一體”爲核心思想,通過城市安全運營中心拉通安全管理、安全技術和安全基礎能力,圍繞安全運營形成數字政府安全的安全能力樞紐,構建安全資源聚集高地,以敏捷、彈性、按需的方式實現數字政府安全能力的運營化交付,形成雲網數用人安全一體化、省市安全一體化、外部協同一體化。智慧城市建設還需夯實數字底座。中國信通院成渝研究院産業與政策首席專家王琪圍繞“頂層設計、體制機制、智能基礎設施、智能運行中樞、智慧生活、智慧生産、智慧治理、智慧生態、技術創新與標准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等十大核心要素,重點介紹了我國新型智慧城市發展態勢行業熱點和相關標准體系內容。他建議,要加快數據資産認定、算力調度平台建設和跨區域數據融通,加強智慧城市重點項目全周期的績效評估,持續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從而加快整個智慧城市的建設和運營質量。 點擊圖片閱讀相關資料:
登錄www.w-coating.com点击《涂布材料库》查阅更多産品资料: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網絡且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塗布在線無關。塗布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及分享,提供平台交流,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