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需要跨越“中等技術陷阱”,這是非常艱巨的任務12月9日,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在广州南沙出席“数字湾区发展論壇”时表示,中国需要跨越“中等技术陷阱”。鄭永年稱,“中等技術陷阱”這一概念,是他與研究團隊在最近幾年提出的,參考的是過去上百年的工業化發展史:一個經濟體,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爲發達經濟體,必須實現可持續的産業升級。鄭永年同時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但根據他與研究團隊的估算,近代到現在爲止,全球實現現代化的高收入國家人口還不到10億人,而中國有14億人口。“這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鄭永年說。他同時稱,就技術發展而言,雖然中國在一些領域領先,甚至超越發達國家,但從民生經濟領域來看,現在總體還處于一個“中等技術”的水平。這一判斷的依據包括:一是中國從“0-1”的原創技術還是比較少;二是從“1-10”的應用技術看,中國的産業鏈屬于“3-7”的水平。同時,就制造業的發展而言,美國是第一梯隊,日本、歐洲是第二梯隊,中國還是第三梯隊。鄭永年認爲,中國如今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存在被卡脖子、系統脫鈎,以及中等技術水平固化的風險。 在此背景下看全球數字經濟的發展,美國模式具有非常明顯的進攻性,到目前爲止還是放養模式,重在發展,尚未出現有效監管,整體還是以企業爲主,且反對政府提前介入;歐洲模式則是采用防禦性政策,在沒有特別大的互聯網公司的情況下,更注重規則制定;亞洲經濟體的模式,例如新加坡、越南是全面開放、有限管理,中國模式則更獨特。“尤其以人工智能爲例,基本上今天世界的競爭,都是美國公司之間的競爭。”鄭永年說,目前不同模式各有優劣,也不能一概而論,例如美國的監管不足導致民粹主義等,這也是比較嚴重的問題。鄭永年同時表示,作爲一個國際政治學者,他擔心的是美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一霸獨大”,因爲這是很危險的局面。他認爲,從目前全球互聯網企業的基礎結構來看,主要還是中美兩國,中國有發展數字經濟的優勢,但需要“有效的政策,才能去趕超美國,才能有條件對美國構成一定程度的制約”。鄭永年亦提出,希望粵港澳大灣區能利用好“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的優勢,加快探索的步伐,讓“數字灣區”不僅是廣東的發展、大灣區的發展,更要爲國家數字發展探索一個可複制、可推廣的模式。 點擊圖片閱讀相關資料:
登錄www.w-coating.com点击《涂布材料库》查阅更多産品资料: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網絡且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塗布在線無關。塗布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及分享,提供平台交流,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